?
?
站内检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务公开 > 联社简介
?
定海区志(1988~2007)·供销合作经济
发布日期:2012-08-21信息来源: 区供销合作社 浏览次数: 字号:[ ] 色调调节:

   

    日博365投注网(简称区联社)始建于1950年。50年代--70年代两次与国营商业合并,1978年国、合第二次分家,恢复定海县供销合作社建制。1987年3月,舟山撤地建市,改称为日博365投注网。二十年间,区联社系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改革、调整结构、强化服务、开拓经营,推进供销社各项事业发展。
    二十年间,供销社系统实施“四放活”(经营、价格、用工和分配放活)、“社有个营”(集体所有、个人经营、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和租赁承包等经营责任制;调整基层供销社设置,实行区、基层社资产一体化管理;完成企业改制和职工身份置换;发展渔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促进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主渠道作用,平衡农资供应总量,确保渔农业生产需要;做好农村生猪屠宰管理执法工作,收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开拓经营渠道,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发展连锁超市,延伸经营网络;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及防汛麻袋储备等工作;共计投入3898.35万元,加强经营设施建设。2007年底,全区供销社系统法人机构26个(含专业合作社9个)、干部职工751人。1988~2007年,商品购进总额39.8亿元,商品销售总额45.3亿元,利税总额12757万元,其中利润2356万元,全区供销社系统净资产7027万元。
 
 
1988~2007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份
总销售额
其中
总购  进额
其中:
农副产品购进
利税 总额
其中:
利  润
生活资料销售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
1988
9639
8467
1172
7272
757
370
180
1989
10507
9347
1160
8406
424
390
188
1990
9778
8532
1246
7807
653
285
131
1991
11030
9770
1260
9774
560
188
8
1992
13221
12016
1205
12003
418
276
74
1993
14991
14034
957
12914
273
188
84
1994
8788
7026
1762
7902
263
186
27
1995
10087
8449
1638
9296
288
147
24
1996
14479
12902
1577
12098
368
288
27
1997
21058
19834
1224
19394
238
385
37
1998
28052
26443
1609
24710
502
519
41
1999
32074
30179
1895
28170
160
791
55
2000
35436
33930
1506
32811
72
910
71
2001
30007
29285
722
25351
70
1203
114
2002
26281
25144
1137
26260
29
800
157
2003
30029
28916
1113
27381
1160
970
182
2004
34898
33667
1231
29381
2355
1173
205
2005
35923
34639
1284
31234
1650
1265
226
2006
37723
36335
1388
32363
1680
1340
250
2007
39017
37639
1378
33915
1705
1083
275
合计
453018
426554
26464
398442
13624
12757
2356
 
 
 
 
 
1988~2007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机构、人员情况表
                                   单位:机构:个;职工:人
年份
机构总数
其中
在职人员
其中
离退休
其中
区联社
区公司
基层社
区联社
区公司
基层社
离休
退休
1988
17
1
6
10
1438
48
452
938
239
14
225
1989
17
1
6
10
1399
48
432
919
244
14
230
1990
17
1
6
10
1378
45
440
893
243
17
226
1991
17
1
6
10
1366
38
467
861
237
16
221
1992
17
1
6
10
1289
37
470
782
248
16
233
1993
18
1
7
10
1126
30
466
630
265
15
250
1994
19
1
8
10
1099
24
438
637
287
15
272
1995
17
1
6
10
964
20
309
635
257
13
244
1996
17
1
6
10
973
20
297
656
275
13
262
1997
18
1
7
10
1132
19
346
767
297
12
285
1998
19
1
8
10
1005
18
592
395
308
11
297
1999
19
1
8
10
1039
18
625
396
311
10
301
2000
19
1
8
10
1098
18
741
339
328
9
319
2001
16
1
8
7
893
17
733
143
339
8
331
2002
16
1
8
7
854
15
705
134
354
7
347
2003
16
1
8
7
823
15
686
122
370
7
363
2004
16
1
8
7
881
16
758
107
389
7
382
2005
16
1
9
6
749
15
654
80
407
6
401
2006
16
1
9
6
1137
15
1031
91
420
5
415
2007
17
1
10
6
751
15
655
81
432
5
427
 
   【体制改革】  1983年,定海区供销社恢复“三性”(组织上群众性、管理上民主性、经营上灵活性)和集体所有制性质,变“官”为民办。1989年起,根据《浙江省供销社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意见》(浙合办〔1988〕230号),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改革步伐。
    管理体制改革。1989年7月6日至8日,日博365投注网召开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唐瑞国等15人为本届社务委员会成员,并通过区联社新《章程》,重申供销社实行民主管理,明确规定社员代表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建立社务委员会,宣告原理、监事会的领导管理体制完成历史使命。至1991年全区10个基层供销社社务委员会相继建立。1994年7月,市、区党政机关合署办公,区供销合作社及下属企业归属市供销社领导管理;11月,定海区生资公司并入市农资公司;12月,定海区蔬菜果品公司改称舟山市蔬菜果品公司。1996年11月,恢复定海区农资公司。2001年8月20日起,除市金叶蔬菜果品有限公司仍归市社领导管理外,定海区供销合作联社及下属9个公司、10个基层供销社人、财、物一并划归区人民政府管理。
    经营责任制改革。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区联社和各基层企业,大胆探索、实践经营机制的改革之路。1989年下半年,出台“工效挂钩”和“财政所得税承包”两项改革措施,在17个基层企业全面实施。1992年5月,在金塘供销社进行“四放活”(放活经营、放活价格、放活用工、放活分配)改革试点,后陆续铺开。到1992年底,“四放活”企业达全区供销系统企业总数80%。同时13家基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深化经营责任制改革,试行风险抵押承包、抽资承包(单位分次收回商品库存资金,而由承包者自筹商品库存资金的一种承包形式)和百元销售含量等多种新的经营责任制形式。1994年7月,区副食公司下属三个经营部门实行“利税包干、全奖全赔”的大包干经营责任制,在当时全市供销系统区公司一级尚属首家。
    基层供销社改革。1992年下半年开始,全区基层社在微、边、亏及海岛门店逐步实行“两权分离”即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逐步推行“社有个营”,实行“三自一包”即:“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保证足额上交利税”。1993年10月区联社出台《进一步完善“社有个营”的原则意见》的文件,进一步规范“社有个营”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上半年,“社有个营”在全区十个基层社全面铺开,166个门店(柜组)实行了“社有个营”,占全部门店(柜组)总数80.5%。1998~1999年,各基层社普遍完成新一轮的“抽资承包”。1998年10月,“舟山市千岛食品城”从定海城郊供销社分离出来,成为县(区)级专业性经营企业。2000年起,基层社开始实行“资产置换补偿,理顺职工劳动关系,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4月,岑港供销社先行试点,10月-2001年10月,基层社全面铺开。根据市政府“转换新型劳动关系十条意见”的有关规定,部分职工按政策规定一次性缴费移交社保管理;部分职工离岗退养处理;其余职工领取补偿金,自谋职业,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或与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至2001年底,全区基层供销社以“转换新型劳动关系”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完成。全区10个基层社共227名职工作自谋职业处理,占原有职工人数的65%;80个职工享受离岗退养待遇;23个职工由企业为其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险基金至法定退休年龄,企业共支付补偿、安置费680万元。改制期间,盘活、拍卖闲置资产10230平方米,回笼资金435.5万元;政府批准给予10个基层社121宗土地免缴出让金的优惠政策,面积90201.73平方米,减免土地出让金1751.97万元。全区基层供销社进行结构调整。到2001年底,全区原10个基层社,按经济区域或集镇,合并为7个,并实行并机构不并资产,撤社不撤牌子,缩人员不缩职能。基层供销社主办会计以上行政管理人员统一聘用,3年一聘,实行年薪制。2004年,进一步推进基层社改革,至2005年,经改造重组后全区基层社调整为6个。
    区公司改革。1993年12月,在区物资回收畜产品公司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1997年7月,区公司改革工作全面推开。至1998年8月,区土产日杂、副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物资回收畜产品、供销综合、物资服务六家公司,从原县属大集体改制为职工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后,区联社(集体)控股企业一家(定海丰登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区联社控股70.5万元,占54.4%);参股企业一家(定海恒泰副食品有限公司,区联社参股89.92万元,占46.7%);职工出资卖断产权企业二家(长缨供销有限公司、泰隆土产日杂有限公司);企业负资产以土地出让金抵补到零资产改制企业二家(大树物资有限公司、鑫宝物资回收有限公司)。通过职工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建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由公司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建立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六家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从改制前26人精减到13人。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2000年6月—9月,千岛食品城实施改制,核心层以上人员持大股有所突破。董事长参股额占全部股份的32.1%,副董事长、监事会召集人分别占11.8%和5.9%,核心层以上人员控股额达到全部股份的64.8%。改制后,以浙江天天惠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名称登记注册。2001年5月,丰登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以解体、重组形式进行第二次改制,10月,6名自谋职业职工出资70万元,合股重组“定海绿达农资有限公司”。区联社成立“定海区农业生产资料调剂储备中心”,负责协调各农资供应部门的物资调运、供应、储备情况,承担政府的化肥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工作。2004年11月,区联社退出“定海区恒泰副食品有限公司”47%股权。
经10余年改革,至2004年底,全区供销社系统所属8家直属公司,除供销商贸大楼外,均已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经资产评估,8家公司改制后,净资产总值2255万元,经提留、核销、剥离后,总股本金1410万元,其中区联社量化配送股金额573万元,职工出资股金总额677万元。共支出249万元用于置换68名职工的身份,作自谋职业处理。
    区联社机关改革。1993年5月,成立定海区供销商贸(集团)总公司,与供销合作社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9月,联社机关按“精干、高效、务实”和加强职能、服务基层、精简机构、定编定岗、竞争上岗的原则,将原8个股调整为“三股一室”,“人事政工股”、“财会审计股”、“业务股”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从38人精减到25人,富余人员合理分流,充实到企业实体。1994年12月,区联社归属市供销社领导管理,再次调整股室设置,精减人员。设“两股一室”,即“办公室”、“业务股”、“财务股”,机关工作人员定编为16人,减少5人。2001年复归区政府管理后,确定区供销社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2名。2003年8月,新设“资产经营管理科”,负责社有资产经营与管理。同时对机关职能部门作相应调整。科室设置为: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内设集商管理科、安全内保科)、财务基建科(内设资产经营管理科)。
    【农业生产资料】  政策与计划管理。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实行国家计划分配,由供销社统一采购、调拨、储存和供应。1989年起,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1992年,农资“专营”调整为经营。1989~1992年,区政府安排计划化肥21936吨(年均5484吨),其中:议转平计划碳铵17980吨(年均4495吨),新品种示范、救灾、蔬菜、棉花补助、扶贫等专项计划化肥(标氮)1984吨,钾肥1132吨,尿素840吨。1993年起,省取消粮棉合同定购奖售化肥和蔬菜换购化肥政策,化肥计划分配数量大幅减少,1993年只分配扶贫计划化肥25吨。1996年3月,完善粮、肥挂购政策,杜绝将农资承包给个人经营,推行农资经营许可证制度。1998年11月,取消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放开化肥零售价格;适度拓宽化肥流通渠道。至此,政府不再下达分配计划,农资供应按市场模式运行。2002年7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农药(包括混配制剂)。2004年,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常年化肥储备量保持在1500吨左右,政府贴息,确保淡季化肥供应。1988年起,政府每年给予农资储备贴息,1988年~2007年(1995、1996年数字空缺)区政府共拨给供销社农资财政补贴339.18万元,平均每年16.96万元。
    经营。1989年,实行农资专营的第一年,农资货源紧缺,区联社及所属区农资公司、基层供销社组织采购计划外化肥1万吨、农药57吨;区政府拨外汇16.5万元,进口尿素6000吨。1990年至1992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总额达3711万元,比前三年增加15.8%。1995年开始,因受农业生产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供销社供应化肥、农药数量有所减少。2007年,加强全区农资现代连锁经营网络建设。21家经营信用好、经营规模大的门店连锁加盟,统一标识挂牌、统一台帐、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方式的“七统一”,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形成地域整体经营优势。
    1988年~2007年,全区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总值26464万元,供应各类化肥(实物)215760吨、农药4403吨、农用薄膜1376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为农服务。1988年—2007年,全区供销社农资经营网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为农优质服务活动,“春耕”、“双夏”期间,普遍延长营业时间,改善服务态度,24小时昼夜值班,让群众随要随买、随到随买。营业门店普遍设立茶水服务台,20年来共计设茶水站500台次。为偏僻村落、悬水小岛送肥、送药,下乡、下村、下田头供应,20年来共计送货下乡1万余人次;送化肥、农药及其他农用物资近8400吨;义务为群众修理喷雾器2.5万架次;上门开票1600余次;拆零供应农药近380吨。从1991年开始,每年“春耕”、“双夏”农用物资购买集中季节,经工商局核准,增设农资临时供应点,1991年增设临时网点25个,后逐年增加,至1996年达61个。1994年起,区供销社系统与100多户种粮大户建立联系卡制度。
    “庄稼医院”。1990年2月20日,全市供销社系统第一家“庄稼医院”在定海区临城供销社揭牌开业。年内,盐仓、金塘供销社“庄稼医院”相继建立。1991年,又有白泉、北蝉、岑港、城郊供销社“庄稼医院”挂牌成立,时“庄稼医院”总数达7家。1996年4月,白泉供销社“庄稼医院”被评为省供销系统先进集体。1997年省供销社授予白泉、临城两家“庄稼医院”规范化“庄稼医院”称号。至2007年底,全区供销社系统尚有“庄稼医院”5家。“庄稼医院”面向农民,无偿为农民进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门诊、出诊;开列农药处方,指导测土施肥、科学用膜;传授与经营商品相关的应用技术;实行技售结合、管卖管用,开展租赁维修小型农机具。自建成起,全区供销社系统“庄稼医院”累计接受农民技术咨询服务9.7万余人次,田头出诊1580余次,开出用药、用肥处方12500余份,刊出农技黑板报680余期,分发各类农技资料近8000份。
 
 
 
1988~2007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表
                            
年份
农资供应总值
(万元)
化肥
农药(吨)
农用薄膜(吨)
柴油(吨)
总供应量(吨)
折标(吨)
1988
1172
14726
16640
202
68
1892
1989
1160
14600
16495
210
70
1904
1990
1246
16715
18755
248
89
1912
1991
1260
15225
16647
244
115
1840
1992
1205
13715
16751
201
97
1600
1993
957
9317
11178
138
67
1161
1994
1762
18323
22075
265
71
921
1995
1638
11117
13029
134
38
466
1996
1577
9960
11911
162
63
511
1997
1224
8003
9601
125
56
462
1998
1609
11515
13938
222
81
373
1999
1895
14339
17262
351
41
450
2000
1506
11264
12649
257
54
470
2001
722
4999
6312
146
72
342
2002
1137
8043
9981
239
89
300
2003
1113
7422
9485
222
76
700
2004
1231
7436
9510
231
60
 
2005
1284
6692
8566
225
50
 
2006
1388
6331
8104
286
61
 
2007
1378
6008
7690
295
58
 
合计
26464
215760
256579
4403
1376
 
 
 
    【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  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于1997年。是年7月,定海马目泥螺产销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有入社社员9户,股金总额23万元,养殖面积2000亩,并按照“民办、民管、民享、同受益”原则开展活动。2002年,马目泥螺产销专业合作社被列入省重点专业合作社名录,并获省财政厅下拨专项贴息款10万元。2002年起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至2007年末,全区有供销社系统领办的专业合作社9家,产品涉及海水养殖、茶叶、蔬果、畜禽等领域;有社员283户,股金总额107.8万元,其中供销社股金34.6万元,种(养)面积4558亩;2007年销售额1705万元。并自2004年开始,加强规范化建设,帮助专业合作社解决产品销路和加工增值等问题。以浙江天天惠超市为龙头,努力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4个专业合作社的3只农产品均获得了条形码并进入超市。马目泥螺、滃山高地农产品、海雪长毛兔、兴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分别注册“马目泥螺”、“滃山”、“海雪”、“阿达哥”商标;马目泥螺、皋泄香柚2只产品分别获省农博会金奖、银奖。
    2005年11月18日,定海区首家社区综合服务社在双桥镇浬溪社区挂牌成立,系城郊供销社利用原墩头浬溪的网点改造建立。服务社总营业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有放心超市(食品、百货)、庄稼医院(农资供应)、多功能娱乐活动室(乒乓、台球、棋牌)、综合修理服务部等项目,是当时全市规模最大、服务项目较多、经营品种较齐全的村级便民综合服务社。2006年12月、2007年10月,白泉镇米林社区和干  镇西码头社区相继开办两家综合服务社。通过整合供销社和乡村组织原有设施,集便民超市、农资供应、医疗服务、综合修理、文化娱乐及健身于一体,有效服务渔农民生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定海区供销社系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览表
组织名称
开办
时间
经营品种
种(养)
面积(亩)
养殖数
量(只)
入社农
(渔)户(户)
股金总额
(万元)
其中:供销社股金
(万元)
定海马目泥螺产销合作社
1997.07
泥螺
1000
 
30
30
8
定海皋泄香柚产销合作社
2002.11
香柚
1250
 
37
5
1.6
定海兴达果蔬食品专业合作社
2003.11
果蔬食品
120
 
53
5
3
定海华厅云顶茶叶专业合作社
2004.12
茶叶
135
 
65
10
3
岑港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
2006.04
果蔬
800
 
20
5
5
金塘惠农李贝专业合作社
2006.04
李子贝母
500
 
22
10
4
白泉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
2006.05
果蔬
453
 
32
5
5
定海滃山高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2007.08
玉米等
300
 
18
7.8
1.5
定海海雪长毛兔养殖专业合作社
2007.09
长毛兔
 
2200
6
30
3.5
合计
 
 
4558
 
283
107.8
34.6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07年底
 
 
 
 
 
 
定海区供销社系统兴办的综合服务社情况表
 
组织名称
开办时间
投入资金
(万元)
经营面积
(平方米)
从业人员
(人)
定海城郊供销社浬溪综合服务社
2005.11
15
1300
10
定海区白泉供销社综合服务社
2006.12
10
650
5
定海区干览综合服务社
2007.10
6.5
250
2
合计
 
31.5
2200
17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07年底
 
【棉花收购销售】 
    政策与扶持。50年代以来,国家对棉花一直实行统购统销,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其他单位不得收购和销售棉花。至80年代中后期,改为合同定购,但仍由供销社经营。1995~1998年,国家重申棉花只能由供销社的棉花经营部门统一收购、加工、经营。继续实行“三不政策”,即“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经营,不放开价格”。1995年起全省实行“斤棉斤肥”的棉肥挂钩政策,每交售1公斤皮棉,供应优惠价尿素0.5公斤(折标氮1公斤)。对棉花生产实行扶持政策:发放预购定金,优惠供应化肥和提供优良棉种。1990~1997年间,区土产公司为棉农引进优良棉种31吨。1998年4月,国家降低棉花收购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放开棉花供应价格;同时继续实行“斤棉斤肥”的棉肥挂钩政策。1999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棉花货源充裕,替代品增多,国家放开了棉花的收购与经营。此后,本地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棉花经营企业以抓市外棉花“外进外销”为主。
    收购与检验。全区设区公司、大沙、岑港、盐仓、白泉5个棉花收购站,每站配具有棉检人员资质证书棉检员2人。1988~2005年,全区供销社收购棉花1569吨,年平均收购87.17吨,其中:收购量最大的年份1998年为237吨,其次为1999年、1996年和1997年,分别为176吨、159吨、98吨。1999年棉花收购政策放开后,区内收购量大幅减少,2000年为10吨,2001年为40吨,1999年、2002年、2003年均约15—20吨左右。区土产公司抓住机遇,大力开拓区外收购和外进外出业务,2003年,外进外出棉花达846吨,2006年起基本停止棉花经营。
    加工。统一由棉花加工厂加工。定海棉花加工厂建于1979年,占地42亩,厂房面积342平方米,仓库面积1529平方米,日加工能力25吨,年加工量1500吨。开工时工人数30多人。
调拨供应。棉花加工成品后,按国家计划统一调拨供应;除供应居民部分絮棉外,主要直供纺织厂。棉花收购、经营政策放开后,经营企业自行购销棉花。
 
 
 
 
 
 
1988~2005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棉花收购情况表
 
年份
棉田面积(亩)
收  购
调  入
销  售
数量(吨)
金额
(万元)
数量(吨)
金额
(万元)
数量(吨)
金额
(万元)
1988
 
13
8
75
44
85
52
1989
 
15
9
80
47
92
56
1990
 
48
30
70
55
129
116
1991
 
86
61
215
 
48
45
1992
 
24
14
 
185
192
180
1993
3000
41
29
 
 
36
27
1994
 
9
12
 
 
23
32
1995
 
36
57
125
190
125
208
1996
3100
159
240
200
283
227
350
1997
3300
98
140
230
345
385
626
1998
4350
237
289
150
175
426
538
1999
 
176
175
155
145
392
401
2000
 
69
71
215
220
408
456
2001
 
81
70
240
215
264
256
2002
 
40
29
30
19
82
56
2003
 
132
158
846
1030
978
1296
2004
 
160
191
1442
2164
1602
2366
2005
 
145
174
1134
1426
1279
1609
合计
 
1569
1757
5207
6543
6773
8680
注:2006年起棉花经营业务停止
 
    【废旧物资回收】  废旧物资回收是供销社的主营业务之一。50年代到70年代末,该业务基本由供销社一统天下。1989年区物资回收公司有专业收购门市部3个,1992年3月增设西山路第四收购门市部,同时十个基层社均设有专业收购部,基层社下属分社也设一个柜组兼营收购。经营网络遍布全区城镇和各个乡村。1998年12月,定海区废旧物资畜产品公司转制为定海鑫宝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至2007年底,基层供销社收购站(店)普遍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区物资回收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定海区供销社系统收购网点调整到5个。
废钢铁、废杂铜收购实行特种行业管理。1989年—1993年区公安局核发给供销系统14家特种经营许可证。1994年,特许经营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允许区物回公司保留2个收购部及临城、白泉、岑港、金塘、干  5个基层社的专业收购部经营废有色金属收购,全区共7家。1999年5月,增批区物回公司网点2家,至此,全区供销系统共有9家特许经营单位。
    1988~1994年,全区供销社系统废旧物资收购总额从1988年160万元上升到1994年478万元。1995~1998年由于个体收购商贩向外地直销废旧物资增多,4年收购总额共565万元,年均仅141.25万元。但废钢铁的收购量仍上升较快。1995年收购1425吨,至1998年达到1552吨。1999年企业改制以后,职工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开拓经营、扩大收购,废旧物资收购量迅速增长。1999~2003年,收购总额达到3019万元,年均603.8万元,比前四年年均收购额增加328%。1988~2007年,全区供销社系统废旧物资收购总额8229万元,年均411.45万元;其中收购废钢铁30985吨,年均1549.25吨。
 
 
 
 
1988~2007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废旧物资收购情况表
 
年份
收购
总额(万元)
其中
收购
网点(个)
人员(个)
废钢铁(吨)
杂钢(吨)
破布(吨)
废纸(吨)
废塑料(吨)
1988
160
633
70
75
1189
48
10
27
1989
169
669
75
82
1286
50
10
27
1990
180
1044
70
134
1091
20
13
32
1991
237
1290
93
200
1415
10
12
34
1992
287
1462
104
98
1401
6
11
29
1993
396
1080
 
 
 
 
10
31
1994
478
1309
 
 
 
 
12
32
1995
179
1425
 
 
 
 
12
45
1996
125
1742
 
 
 
 
12
60
1997
115
1244
 
 
 
 
11
51
1998
146
1552
 
 
 
 
11
25
1999
496
1195
 
 
 
 
5
23
2000
577
1841
 
 
 
 
5
18
2001
517
1459
 
 
 
 
5
18
2002
537
1482
 
 
 
 
5
18
2003
892
2184
 
 
 
 
5
18
2004
1107
3421
 
 
 
 
5
18
2005
499
1879
 
 
 
 
5
18
2006
484
1771
 
 
 
 
5
18
2007
648
2303
 
 
 
 
5
18
合计
8229
30985
 
 
 
 
 
 
注:1993年起,统计口径变化,废有色金属及生活类废旧物资不再分列统计
 
 
    【烟花爆竹】  机构及网点。烟花爆竹是供销社传统经营商品之一,1988~1995年,定海区土产日杂公司是全区烟花爆竹的主要经营部门,门市部向城区群众零售,基层供销社向区土产日杂公司进货,门店上柜销售。2003年5月,区供销社与区泰隆土产日用品有限公司合股组建“定海隆兴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经营烟花爆竹批发销售业务是年定海城区设烟花爆竹零售长期供应网点50家,其中供销社系统4家。2007年,定海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网点172个,其中供销社系统9个。
    政策。1988~1995年,烟花爆竹准许销售和燃放。1996~2002年,舟山本岛、普陀山岛、朱家尖岛、鲁家峙岛禁止销售;定海城区、沈家门镇、普陀山镇禁止燃放。期间区土产日杂公司不再经营该项业务,各基层社也基本同时退出烟花爆竹经营。2003年1月1日起,解除“双禁”,实行“开禁限放”,制定发布禁放区域。同时规定由供销社烟花(日杂)公司专营烟花爆竹经营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禁止采购、批发、销售。春节期间,要求从事烟花爆竹临时销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须经资格审查后,核发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2005年,省政府规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审查、考核、发证等管理职能由公安部门移交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安监部门重新审核、发证。
    经营。1988~1995年,定海区供销社系统烟花爆竹销售每年约40~60万元,经营品种近百种。
2003年“开禁限放”后,组建定海隆兴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经营烟花爆竹业务。公司投入资金,改造、维修仓库和门市部,在紫徽野鸭山建立800平方米的专门仓库,配置消防安全等设施,重新修订《烟花爆竹销售管理制度》、《烟花爆竹仓库管理制度》、《烟花爆竹押运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全区供销社系统烟花爆竹销售额逐年上升。2003~2007年,分别为63万元、100万元、112万元、173万元、154万元,经营品种增加到300余种。
    【集体商业】  定海集体商业系五十年代合作化时期组织起来,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时得到较快发展,并由供销社负责代管。1990年,全区供销社归口管理的集体商业23家,共有职工321名,其中退休、保养人员214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加剧,集体商业底子薄、设施差、人员素质低等弱点逐步显现。1994年起,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各集体商业企业均重新建立了以经理为核心,店委会成员为监督组织的法人治理机构,实行了经理负责制、职工承包制等,把企业推向了市场。2001年后,资产有明显贬值趋势且经营艰难,扭亏无望的8家集体合作商业企业,经职工公决,破产解体,职工妥善安置。1994年12月份起,全区集体商业由区供销社牵头统一参加全市社会养老保险二级统筹,统一返回养老金,从1995年30多万元增加到2007年100余万元,既解决了企业职工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各集商企业的经济负担。到2007年底,全区有集体商业企业11家,从业人员119人,有退休人员170人。
    【连锁超市】  1993年起,定海区供销社系统开始发展超市连锁店。1993年12月,定海区供销社系统第一家超市在解放东路371号开业,成为全市商业零售业的首家超市。1994年7月3日,“千岛食品城”开业,营业面积500平方米,经营品种2000余种。1998年,千岛食品城从城郊供销社分离出来,成立专业超市经营公司,由区供销联社直接管理。2000年,千岛食品城成功改制成立了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至2007年底,定海区供销社系统以“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全市四个县(区)城乡发展生活资料连锁超市72家(其中渔农村38家),总营业面积26260方米,全年生活资料连锁经营总额2.31亿元,利税总额979万元,其中利润293万元。
    1994~2007年,以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供销社连锁超市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94~1996年企业由单一的批发业走向批零兼营,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稳步发展阶段。到96年底企业发展初具规模,连锁超市发展到7家,营业额达6448万元,比1993年增长158%,利润18万元,增长157%,上缴国家税金134万元,增加5.3倍;1997~1999年是企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1999年11月,“舟山市千岛食品城”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文明建设单位”。到1999年底,连锁超市发展到25家,销售额 17993万元,创利润132万元,上缴国家税收585万元;2000~2003年是企业发展与调整并存的阶段,企业适时进行内部整顿、结构调整,对地段差、购买力低、效益不好的门店进行拆并、关闭,重点向本市农村和社区拓展,大胆探求尝试新的经营业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至2003年底,连锁超市发展到49家(其中加盟店14家),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上交税收648万元,实现利润362.5万元,销售额、销售网络、纳税额均居舟山超市首位。2004~2007年是企业克服竞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阶段,积极参与“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把连锁网络向社区及村级放心店发展。2004年11月,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的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物流配送(加工)中心竣工。
    至2007年底,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拥有直营连锁店50家、加盟店15家和一个物流配送(加工)中心;定海恒泰副食品有限公司拥有便民超市7家。
    【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2006年起,区供销社开始推进全区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建设。3月,举办全市首期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63名农产品营销大户、种养大户、农办干部及供销社业务人员参加培训。58名学员考试合格领取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认证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市首批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农产品经纪人。4月,“舟山定海农产品供销信息网(www.gxfm88.com)”制作完成并正式开通,为全区农产品种植户和营销大户开辟了新的信息渠道。7月,全省供销系统第二家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定海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立。协会广泛吸收全区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产品交易市场、超市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产品种植、养殖、营销大户入会,吸纳政府各涉农部门加入协会。共有会员55个(其中单位会员39家)。
    【农村“三位一体”建设】 2007年,定海区供销社作为全省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8家试点单位之一,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5月,由区国资委、区供销社和市供销社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定海为民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最大担保额度为注册资本的6倍。重点扶持定海辖区内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优势项目和规模种植、养殖农户,开展农信担保服务,并尽可能简化手续,方便农户。至2007年底,累计为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大户提供贷款担保11笔,共124万元。6月,以定海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为基础,由区农办、区农林局、区供销社、区信用联社和区科技局共同发起成立定海区农村合作协会,搭建集生产、流通、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第一批基本会员单位及个人67个。协会依托“定海农产品供销信息网”,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协助农户扩大农产品销路。2007年,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中各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经纪人销售各类水果、蔬菜、药材、畜产品等5486.75吨,销售额2193.56万元。
 
 
 
 
定海区供销社合作社联合社历届主任名录
(1988~2007年)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唐瑞国
党委书记、主  任
1988.03~1990.06
朱和亮
党委副书记
副主任
1989.07~1990.06
1982.05~1990.06
赖昌根
副主任
1989.07~1991.07
朱和亮
党委书记、主  任
1990.06~1994.04
戴建军
副主任
1990.06~1994.04
杨月定
副主任
1991.10~1994.11
戴建军
党委书记、主  任
1994.04~
林伟康
党委副书记
副主任
1992.10~1994.11
1994.04~1994.11
沈  力
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1994.11~
张福仲
副主任
1994.11~2003.07
陈君良
副主任
2003.07~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